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_亚洲 国产 欧美 日韩_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_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最新片

正在閱讀:恭喜!個稅,免征!稅務局剛剛宣布,新個稅免征標準來了! ?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政策宣導 / 正文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恭喜!個稅,免征!稅務局剛剛宣布,新個稅免征標準來了! ?

轉載 京唐港社區(qū)2020/07/23 10:15:48 發(fā)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財稅聚焦 作者: 9083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又一則個稅新公告發(fā)布!深圳市稅務局傳來大消息,個稅,免征!哪些可以不用交稅?新的個稅免征標準是什么?一起來看看!

個稅免征標準上調,

金額不到這個數,免征!

前不久,深圳市稅務局發(fā)布了《關于調整深圳市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相關稅前扣除及免征標準的通告》,通告中明確了新的個稅免稅標準。



政策重點內容:

根據我市統(tǒng)計部門發(fā)布的《2019年深圳市城鎮(zhèn)單位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公報》,2019年度深圳市城鎮(zhèn)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27757元,折算成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0646元(四舍五入取整數)。

.......

一、根據《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的規(guī)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我市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免稅標準調整為383271元(含本數),超過的部分,按照《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有關規(guī)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補充說明:《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guī)定:“五、關于解除勞動關系、提前退休、內部退養(yǎng)的一次性補償收入的政策:(一)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span>


上述政策全國通用,僅僅是“免稅標準383271”,各地不一樣?。?!


看不明白,沒關系,舉個例子大家一看就懂。


免稅標準383271=2019年度深圳市城鎮(zhèn)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27757元×3


【案例】深圳某公司支付員工離職競業(yè)限制補償金40萬元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xié)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yè)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yè)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1.個稅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400000-383271=16729元

適用稅率:3%

應納稅額:16729×3%=501.87元


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將來個稅匯算清繳時,不會增加稅負,通俗的講,交了501.87元個稅,就沒事了。


【提醒】如果支付員工離職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是38萬元,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為0元,但是也要按規(guī)定做納稅申報。


2.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


不需要發(fā)票,全額扣除,不是職工教育經費等計算基數、可以現金支付。


此次,深圳市調整的是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稅免征標準,那么其他一次性收入該如何征收個稅呢?


這23種國家和單位發(fā)的補貼、

補助可免個稅


1、按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放的補貼、津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guī)定: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guī)定發(fā)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guī)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2、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的補貼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規(guī)定: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指享受國家發(fā)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視同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其中:


(1)對高級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取得的,單位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職工統(tǒng)一發(fā)放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2)除上述(1)項所述收入以外各種名目的津補貼收入等,以及高級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之外的其他地方取得的培訓費、講課費、顧問費、稿酬等各種收入,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3、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通知》(國稅發(fā)〔1994〕089號)規(guī)定:個人按規(guī)定標準取得獨生子女補貼和托兒補助費,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但超過規(guī)定標準發(fā)放的部分應當并入工資薪金所得。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具體標準根據當地規(guī)定。


4、生活補貼


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給的補貼、津貼免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fā)〔1998〕155號)規(guī)定,生活補助費,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納稅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其任職單位按國家規(guī)定從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向其支付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


5、救濟金


救濟金免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救濟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6、撫恤金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撫恤金免納個人所得稅。


7、工傷補貼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工傷職工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40號)規(guī)定:“一、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guī)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本通知第一條所稱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職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guī)定取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工傷醫(yī)療待遇、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yī)交通食宿費用、工傷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生活護理費等,以及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guī)定取得的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span>


8、差旅費津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公告》(國稅發(fā)[1994]089號)第二條的規(guī)定:“差旅費津貼”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于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個人所得稅。


具體免征額標準,參考當地規(guī)定。


9、誤餐費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誤餐補助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2號)規(guī)定:按財政部門規(guī)定個人因公在城區(qū)、郊區(qū)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guī)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不征個人所得稅。


而一些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fā)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應當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10、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項的規(guī)定: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征個人所得稅。


11、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入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58號)規(guī)定: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人,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后,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之所以要扣除一定標準,是因為公務用車補貼在內的公務交通補貼中包含一定比例的公務費用,這部分公務費用應由公司承擔,不構成員工的個人所得,也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天津標準:以現金形式發(fā)放給個人的辦公通訊補貼,或以報銷方式支付給個人的辦公通訊費用,費用扣除標準為每月不超過500元(含500元)。其中,機關、事業(yè)單位發(fā)放給個人的辦公通訊補貼,費用扣除標準為我市財政、人力社保部門規(guī)定的發(fā)放標準,但每月最高不得超過500元(含500元)?!短旖蚴械胤蕉悇站株P于個人取得通訊補貼收入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2017年9月25日 公告2017年第7號)


12、生育津貼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生育津貼和生育醫(yī)療費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8號)規(guī)定: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制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yī)療費或其他屬于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13、軍糧差價補貼、軍人職業(yè)津貼等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軍隊干部工資薪金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字〔1996〕14號)規(guī)定:


(1)政府特殊津貼;福利補助;夫妻分居補助;隨軍家屬無工作生活困難補助;獨生子女保健費;子女保教補助費;機關在職軍以上干部公勤費(保姆用費);軍糧差價補貼,屬于軍隊干部的免稅項目或者不屬于本人所得的補貼、津貼,不用繳納個稅。


(2)暫不征稅的補貼、津貼有5項:軍人職業(yè)津貼;軍隊設立的艱苦地區(qū)補助;專業(yè)性補助;基層軍官崗位津貼(營連排長崗位津貼);伙食補貼。


14、商業(yè)健康保險


《關于將商業(yè)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39號)規(guī)定,單位統(tǒng)一組織為員工購買或者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購買符合規(guī)定的商業(yè)健康保險產品,單位負擔部分應當實名計入個人工資薪金明細清單,視同個人購買,并自購買產品次月起,在不超過200元/月的標準內按月扣除。


15、供暖費補貼


按照當地標準在個稅稅前扣除,其中北京市等沒有標準,全額合并工資薪金繳納個稅,內蒙古、黑龍江、遼寧、河北等省及自治區(qū)都有相關標準。


【例】遼寧?。焊鶕蛾P于明確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遼地稅發(fā)〔2002〕4號)文件規(guī)定: “一、 關于個人取得的采暖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個人領取的采暖費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不征收個人所得稅?!?/span>


16、個人舉報、協(xié)查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而獲得的獎金


17、外籍個人的住房補貼、子女教育費、語言訓練費等補貼


政策依據:《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具體規(guī)定:

稅制改革前,用人單位為外籍個人實報實銷或以非現金方式支付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洗衣費、搬遷費、出差補貼、探親費,以及外籍個人發(fā)生的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后,新增的子女教育、住房租金、住房貸款利息等專項附加扣除在內容上與上述相關補貼性質類似。為公平稅負、規(guī)范稅制、統(tǒng)一內外人員待遇,對上述外籍個人的8項補貼設置3年過渡期。即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以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選擇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yōu)惠政策。


注意事項:
①上述兩類政策不得同時享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一經選擇,不得變更。
②自2022年1月1日起,外籍個人不再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3項津補貼免稅政策。


18、執(zhí)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庭成員的副食品補貼


政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通知》( 國稅發(fā)[1994] 089號)


單位發(fā)放的這些福利費是不能免個稅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8〕155號)第二條規(guī)定,下列收入不屬于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并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一)從超出國家規(guī)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 


(二)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 


(三)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于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


第三條規(guī)定,以上規(guī)定從1998年11月1日起執(zhí)行。 


因此,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不屬于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并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2020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已有0人點贊

微信圖片_20191208214153.jpg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jingtanggang.net)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fā)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 0/300

客服電話

18931503336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點擊咨詢

微信公眾號

wwwjingtanggangnet

微信客服號

Copyright @ 2014-2024 jingtanggang.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唐港門戶網冀公網安備 13020102000002號

冀ICP備2021000793號